新中国初期技工教育发展研究

2020-11-23

新中国成立之初,之前遗留的技工失业问题与工业建设技工匮乏问题叠加,极大地考验着新政府的管理和建设水平。在苏联技术教育模式影响下,我国改传统“职业教育”为“技术教育”。在管理和操作领域,改造并救济历史遗留的旧技术工人,依托厂矿企业创建技工学校培养新技术工人,紧紧围绕经济建设需求,我国技工教育形成了清晰的办学定位,构建了系统的管理体制,形成了“以产定教,厂校一体”的办学模式,“文化基础够用,生产实习为主”的教学方法,“生产教学两结合,产品人才同兼顾”的培养特点,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财富。 ## 一、技工教育发展背景 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技术工人队伍建设领域亦是如此。一方面,民国时期遗留的技术工人失业问题比较严重,新中国政府采取了以甄选录用、以工代赈和转业训练等方式予以稳妥安置。另一方面,在开展初步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各建设单位深受技术工人缺乏的困扰,边建设边培养成为一种现实的选择。在制度建设领域,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采用“技术教育”概念,取代以往“职业教育”的提法。基于这种时代背景,技工教育迈出了艰难悲壮又满怀激情的发展之路。 **(一)战后技术工人失业及其救济** 新中国成立之初,工商企业发展陷入困境,失业问题严重。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失业率达到极高程度(表1),对社会稳定造成较大考验。 ![](/data/markdown/img/20201123/0c6611ecace062a73b3482c5d7ebaac0.jpg) 根据29个城市的统计数据,截至1950年6月,全国半失业和失业的工人、知识分子共有166万人。仅1952年9—12月,省辖以上城市登记求职的失业者就达38.7万人。 全国失业最严重的6大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南京、广州、重庆、武汉,以上海为例,新中国成立初出现数十万失业工人,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见表2。其他地区由于农业居多,尚在战后恢复阶段,还谈不上就业,失业也就无从说起。 ![](/data/markdown/img/20201123/73db9664859a8c1580c55d2f687e981b.jpg) 据1950年5月上海救委会调查统计,各行业失业情况都很严重,见表3。 ![](/data/markdown/img/20201123/984209f14c249c67b71284463b3d004b.jpg) 失业工人主要特征有:涉及面宽,分布范围广;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较低,就业能力差;年龄结构偏高,家庭负担重;既有新中国成立前遗留下来的失业,又有新中国成立后新产生的失业。 鉴于此种困难局面,1950年3月,劳动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劳动局长会议,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人到会,会议制定了“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劳动政策。5月,在第33次政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救济失业工人的指示》。6月,劳动部下发《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提出以工代赈、生产自救、转业训练、还乡生产、发放救济金等多种救济方式。到1952年,城镇失业率由1949年的23.6%下降至13.37%。到1956年,失业问题基本解决。 诸多救济方式中,值得一提的是转业训练。转业训练有政治、文化、技术三种。其中,技术训练即进行专项技术技能培训,如对机械、纺织、建筑等行业的技术工人和汽车驾驶、会计、统计、护理、打字、保育、炊事等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训练期限一般3个月到1年。例如,建于1952年的浙江交通技工学校(杭州技师学院)、1953年的济南第二机床厂技工学校(济南二机床高级技工学校)等,均是在转业训练培训机构基础上设立的。 **(二)传统“职业教育”改造为“技术教育”**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存在“实业教育”“技工教育”“职业教育”等多种称谓,其中,以中华职业教育社为代表提出的“职业教育”主张处于主流话语体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学习苏联的教育,明确教育方针坚持两个原则,即教育与工农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确立了教育制度的基本形态,即单轨制和职业化。 据黄炎培先生记载,1949年6月16日晚,“第六次常务委员会通过代表全部名单及共同纲领草案,对纲领第47条教育章,加入职业教育一点,每会争辩甚烈。反对者理由是:(1)职业教育是资本主义国家产物;(2)苏联无职业教育;(3)中等、高等教育,已将职教包入。主张者理由是:(1)华莱士不是美帝;(2)苏联有技术学校,有职业学校,据梅丁斯基苏联教育制度;(3)小学、中学毕业,如受不同式样的长期、短期的职业训练,此不能名之为中等、高等教育。我当然主张后者。朱德、李立三、马寅初尤力。最后调停结果,加一句‘注重技术教育’”。 1949年12月23—31日,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对《共同纲领》中“国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制度等方面的弊端”的要求做出进一步阐述,确定提出逐步改革旧教育的方针、步骤、过程和改革建设新教育的方向。这次会议强调,教育须为国家建设服务;教育应着重为工农服务;普及与提高正确结合,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以普及为主。从此,全国开始有步骤地、谨慎地对旧有教育制度进行改革。旧的“职业教育”称谓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技术教育”。 各级政府陆续接管或接办了旧时的公、私立职业学校,进行登记、备案、改造工作。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学制体系中有中等技术学校包括中等专业学校。1952年,高等教育部设立之后,中专学校由高教部统一管理。技术教育的任务主要由技工学校承担。中专与技校分别以培养中等专业干部和中级技术工人为目标,按计划培养。 **(三)“一五”工业建设大量缺乏技术工人** “一五”计划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目标是要将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截至1957年,全国新建铁路33条,恢复铁路3条,新建、修复若干。全国钢产量达到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了近3倍;原煤产量达到了1.31亿吨,比1952年增长了98.59%;发电量为193亿度,比1952年增长了164.4%;机床产量达2.8万台,比1949年增长17.7倍。 一开始,中央就预料到技术工人的缺乏。陈云同志指出:“初步计算,五年内工业和交通运输两项需增加技术人员395000人,但高等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的毕业生仅为286000人,相差近11万人……这个问题在十年内很难完全解决。我们决不能等培养好了技术干部以后,再从事建设……还有教授不足,在校学生不足等问题。补救的办法,是靠工厂多办技术学校和训练班,培养技工。总之,干部培养不及,是第一个五年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以东北地区机械行业为例,技术工人的质与量均显不足:一是在工厂改扩建中,原有技术工人不断被提拔担任领导,新学徒不断加入生产部门,造成技术水平的相对下降。二是技术工人技术等级较低,小技工缺乏基础的刀具知识、基本的看图知识、应知的计算办法、简单的设备结构及必要的操作技能。老技工理论知识较低,对新设备、新技术、新工又掌握不熟练,应付不了新任务。三是技术的落后产生了严重的后果,破坏了生产的节奏性,使成本提高,浪费增大,产品质量也存在很大问题。 “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实际动工150项)开建,项目选址偏重东北、中部和西南地区,主要分布在国防、能源、原材料和机械加工等大型重工业领域。其中,军工企业44个(含航空12个,电子10个,兵器16个,航天2个,船舶4个)。民用企业106个(含能源工业52个,冶金工业20个,化学工业7个,机械加工24个,轻工和医药工业3个)。这些企业单单依靠技术专家和骨干是远远不够的,对一线技术工人的需求激增,如何培养技工提上议事日程。 在上述背景下,国家通过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加快技工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有力地支撑,成为当时最合适的路径选择。 ## 二、技工教育的发展举措及成就 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技工教育就给予了充分肯定。1950年12月,毛泽东同志视察哈尔滨车辆厂时,赞扬说:“工厂办技工学校培养技术工人是一个好办法。”1951年6月,周恩来同志视察大连铁路工厂,参观了青年技术学校,对工厂办技校给予高度评价。这些重要指示,为技工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各产业部门如重工业部、燃料工业部、机械工业部、铁道部等,以及地方劳动部门开始创办技工学校。到1952年底,全国技工学校由新中国成立初的3所①发展到22所。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技工学校拉开了大发展的序幕。 **(一)加强领导,构建管理体制** 在加强领导方面,从上到下高度重视,1956年9月,中共中央对劳动部党组“加强省市党委对技工学校领导的建议”批示指出,“办好技工学校是满足国家工业建设对技术工人需要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各地技工学校目前的状况必须迅速加以改善,望国务院各负责部门在最近期间组织工作组对各部所属的技工学校的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协同当地党委负责部门加以研究,拟出妥善办法,切实解决目前在这些学校中存在的各项问题”。 1956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对技工学校要抓紧领导》的社论,要求各地、各部门的党委要充分认识办好技工学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把办好技工学校的问题提上党委的议事日程,大力发展技工学校。 加强党的领导,对技工教育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各级普遍派出优秀骨干,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办好技工教育。如广州机电工业学校(广州市机电技师学校),其创始人是老一辈革命家曾志(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铸同志的夫人),1958年6月,时任广州市委书记处书记、工业局长的曾志兼任校长,以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带领大家艰苦创业,为学校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一时期,中央明确了技工教育的主管部门。为适应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资源按计划配置的要求,使技工培养与生产计划、劳动用工计划相衔接,与劳动就业安置相结合。1953年初,中央财经委员会②决定将技工教育工作划归劳动部管理。同时明确了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技工学校暂行办法草案》第二、第五条分别指出:“技工学校按产业管理部门分别设置,各产业管理部门应根据各该部门对于技工的需要设立技工学校,并按照国家批准的技工培养计划,培养其所需工种的技工。”“技工学校由各产业主管部领导,并受劳动行政部门的业务指导。”1953年,劳动部在“劳动力调配司”内成立“技工培训科”,具体负责技术工人培养训练的综合管理和业务指导,年底成立“技工培训司”。 与之对应,中央各产业部门和各省市劳动厅(局)随后相继建立了技工培训处。③“一五”计划还要求,“企业中要建立专职机构,加强对技工培训的领导和管理”。1954年4月,中央财经委员会发布《技工学校暂行办法》,指出技工学校的开办、变更与停办,由其产业主管部征得劳动部同意后审查批准,各产业管理部门应根据自己对技工的需要设立技工学校,按照国家批准的技工培训计划,培养其所需的技工。这种管理体制,有利于将用人计划与技工培养紧密衔接,更好地适应生产需要,按计划培养技工,也有利于调动和发挥产业部门和企业办学的积极性,形成多种力量支持技工教育发展的局面。 **(二)完善管理制度** 1954—1956年,劳动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涉及领导管理、机构设置、工种设置、人员编制、经费管理等方方面面,加强了技工学校体制机制建设,为技工学校发展提供了保障。1954年的《技工学校暂行办法》,为技工学校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随后,劳动部下发《关于技工学校、技工训练班招生问题的几项规定》,明确了招生条件、手续、地区、范围等具体规定。1955年劳动部发布《工人技术学校学生守则》,以及学生助学金发放、毕业生评定技术等级等规定。1956年2月,劳动部修订《技工学校暂行办法草案》并颁布《工人技术学校标准章程(草案)》,使得业务部门对技工学校的管理有了可遵循的制度。 在编制和经费方面。1954年8月,劳动部制定的《技工学校经费预算标准(草案)试行》被中央财经委员会批准并转发,技工学校的管理办法基本得到完善。同期,劳动部颁布了《技工学校编制标准定额暂行规定草案》《关于技工学校经常费用预算标准草案》等文件为其提供执行参照,以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有序运行。 在教育教学方面。1954年之前,技工学校学制分1年、1.5年和2年三种学制,1954年之后基本规范为2年学制。相关文件还对技工教育的课程安排特别是实习教学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1955年3月,劳动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技工校长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提高教学工作质量的决议》。当年9月,国务院转发了这个决定。1955年底,劳动部成立了技工学校教学方法研究室,次年颁发了《技工学校教学方法研究组工作规划》,明确了技工学校教学研究组的研究任务和主要功能[,使教学研究走上轨道。这些制度不仅在当时发挥了规范技工教育管理的重要作用,对后来技工教育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借鉴苏联经验** 解放初期,“苏联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是流行全国的一句口号,也是当时国人的共识。全面学习苏联,既有政治理论上的学习,也有科学技术、生产经验和管理模式上的学习。随着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苏联援华专家大批陆续来华。20世纪50年代,共有1万余名苏联专家顾问先后来到中国帮助建设项目,分布在各个部门和各行各业。据统计,1950—1953年,先后到中国参与经济建设的苏联专家共计1093人。至1957年,在中国共有2739名苏联非军人专家,其中提供技术援助的专家2213名。可以说,在中国工业化建设的起步阶段,苏联专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与之配套的技工学校建设方面也是如此。 为了学习苏联技工教育的经验,1954年,国家开始推行苏联技工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方法,聘请了苏联专家。当时的一机部工业教育司有关专家,在组织编译出版技工学校和技工培训班的教学计划、大纲、教材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 “一五”期间,机械工业部与劳动部等部门,翻译了一大批苏联举办技工学校的图书教材,成为当时重要的学习参考资料,见表4。并产生了一批研究材料,如《在生产中培养技工的新做法——贯彻苏联专家建议的试点经验》《苏联专家格·依·弗拉索夫同志在辽宁省技工培训工作干部大会上的报告》《我们是怎样在贯彻劳动部苏联顾问符拉索夫同志的建议》《学习苏联职业技术教育工作的几点体会》等也都显示当时学习苏联经验的印痕。 ![](/data/markdown/img/20201123/61261e638e764cff2ddfc0c0bad6a59e.jpg) 1955年5月,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同志批准劳动部派团去苏联考察学习。10月,劳动部组团赴苏联学习一个月。1956年,苏联援建北京实验工人技术学校,赠送8个工种的专课教室和一个教学方法研究室的成套设备,为全国技工学校树立了标杆。 可以说,苏联的援助对我国技工教育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其办学模式和经验对我国技工学校建设的影响不容忽视。 **(四)营造发展环境** 发展技工教育,需要营造全社会重视技术工人的社会环境。1954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宪法,确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从法律上确定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从而使技术工人充满自豪感和优越感。同时,有两项重要措施,对技工成长产生了激励作用: 1.表彰工人劳模,树立优秀技工典型 1950和1956年,中共中央和政务院(1954年改国务院)先后2次开展全国劳动模范表彰活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各行业系统、各企事业单位也都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劳模评选活动,从而使劳模表彰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其感召力和影响力得到了很大发挥。 1950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毛泽东、朱德、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会议表彰464人,其中208人来自工业生产一线,主要是优秀技术工人代表。1956年表彰大会的名称改为“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代表集中在工业战线,并由此开启了“先进生产者运动”。在两次劳动模范评选中,大搞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是一条始终如一的标准。1954年4月,发明“万能工具胎”的鞍钢技术能手王崇伦与7名全国工业劳动模范一起,向全国总工会提出开展技术革新的建议书,进一步掀起技术革新高潮。 全国总工会等根据鞍钢等地经验,号召开展全国性以技术革新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通过群众性的生产动员,从工艺流程、操作方法、原材料消耗等方面下功夫,主要围绕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量、节约材料、改进质量等方面进行。一方面,技术革新是完成工业生产任务的保障,完成和争取超额完成国家计划。另一方面,技术革新运动也是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探索,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和科技道路。在技术革新中,技术工人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得到锻炼成长。全国工人提出了数以万计的合理化建议,创造了一大批革新成果,涌现出来一批先进技工典型。 如青岛第六棉纺织厂细纱值车工郝建秀,创造出一套“高产、优质、低耗”的工作法。1951年8月,纺织工业部和全国纺织工会在青岛召开了“细纱职工代表会议”,学习、推广“郝建秀工作法”。在“郝建秀工作法”的影响下,全国纺织行业陆续产生了“五一织布工作法”“五三保全工作法”等30多种工作法,大大提高了纺织行业的生产效率。再如沈阳七二四厂(东北机械制造公司)工人尉凤英,1953年进入企业学徒,后到技工学校进修。带领10多人的技术革新小组,1953—1958年实现170多项技术革新,创造了多个第一,为国家和企业创造了数以万计的效益。又如1959年,鞍钢在孟泰、王崇伦的倡议和带动下,形成了一支以各级先进模范人物为骨干的1500多人的技术革新队伍。先后解决了十几项技术难题,自制成功大型轧辊,填补了我国冶金史上的空白。此项重大技术攻关的告捷,在当时的全国冶金战线轰动一时,被誉为“鞍钢谱写的一曲自力更生的凯歌”。 各地及时树立技术工人先进典型,表彰劳动模范,宣传推广他们的事迹,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企业工人以他们为榜样,学技术、钻业务蔚然成风,形成促进技工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2.改革工资制度,按照标准考工定级 1953年,国家进行第一次工资改革,原有“供给制”人员改行工资制。195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工资改革的决定》,再次实行工资制度改革,在绝大多数职工增加收入的基础上,调整分配关系,重工业工人增加较多,改变了“轻重不分”的现象,在企业中全面推行“八级工资制”。决定指出,“为了使工人的工资等级更加合理,各产业部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修改工人技术等级标准,严格地按照技术等级标准进行考工定级,使升级成为一项正常的制度。”将工资收入与工人技术水平挂钩,对于激励工人提高生产技能,起到了积极作用。八级工资制从1~8级,在技术水平劳动对象、劳动强度等方面都有明确的、不同的具体要求,体现了熟练劳动者与非熟练劳动者、技术高的工人与技术低的工人之间的工资差别。例如,冶金工人八级工资的标准为一级工工资的3.2倍,明确规定了各级职工应知应会的技术考核标准和办法。对于工人来说,1~8级的提高进步的空间是比较充裕的。工人们能够有明确的努力方向,也有具体的奋斗目标。工资制度改革,提高了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对于技工成长,起到了激励作用。 经过多种措施推动,新中国成立10年时,技工教育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成为最辉煌时期。到1959年底,全国技工学校有744所,涵盖154个工种,在校生达28万人(表5)。 ![](/data/markdown/img/20201123/7d5ac1ad9a67e1b3bbf3493cd8a65300.jpg) 1959年国庆期间,“全国新技术工人培训展览会”在北京开幕。毛泽东同志题词:“培养技术人材是我们国家根本之图”。李先念同志出席开幕式并题词:“提高技术就能提高生产率,这是六亿人民的愿望。”展览会受到中央领导和社会各界以及国际友人的一致好评。新中国成立初的10年间,技工学校共培养20.26万余名毕业生,分配在全国的冶金、煤炭、电力、石油、建筑、交通、地质、纺织等厂矿企业。根据对14816名毕业生的调查,1958年曾提合理化建议、承担技术革新等项目共达138556件,有1994人被提升为小组长、工段长、车间主任、技术员等,有3916人被评为先进生产者或劳动模范。技工教育发展,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求,对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工业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支撑作用。 ## 三、技工教育办学特色 新中国成立初期,技工教育在发展探索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定位** 从我国近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历史上看,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位有不同的主张。清末民初的实业教育主张实业教育的目标是“富国强兵”,20世纪职业教育兴起,主要强调提高青年人谋生本领。新中国成立之后,技工教育的办学定位更加重视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功能,明确要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合格技术工人,这成为技工教育的鲜明特色。 1955年,国家颁布的《技工学校暂行办法》明确“技工学校为保证国家经济建设需要而设立”。1956年的《关于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人技术学校标准章程(草案)》再次明确规定:技工学校培养目标是“能掌握一定专业的现代技术操作技能和基础技术理论知识的、身体健康的、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中级技术工人”。 办学定位对技工教育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按照这一定位要求,国家确定了依托厂矿企业和产业部门创建技工学校的基本方针。“各产业部门应根据产业需要设立技工学校,制定培养计划,培养其所需要工种的技工。”产业部门如铁道部、机械工业部、重工业部、燃料工业部等和地方劳动部门,依托厂矿创建技工学校。在铁道系统,1950年11月,以铁道部令的形式发布《指示设置中级技术学校及技工学校要点》,要求“中级技术学校由每个管理局各设一所;技工学校由山海关、唐山、四方及长辛店各部辖工厂各设一所,由每个管理局各设一所,以设于局属工厂为原则。”在机械工业系统,1950年,东北电气工业局创办了第一所机械工业技工学校。“一五”计划初期,机械工业系统技工学校达到22所。在冶金领域,有鞍钢、武钢、首钢、包钢、大冶、吉林铁合金、吉林碳素、一冶、十九冶等技校。“一五”计划期间的156个大项目,多数都建有技工学校,为其提供技术工人。 技工学校服从于经济建设需求,设立和调整专业设置,确定了适应生产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1955年劳动部《关于目前技工学校工作的报告》提供的数字,1954年底,各工业部门新建和改建的技工学校共有65所,地方劳动局举办的11所,共设有工种58种(79个专业)。在校的学生43919人。1956年,《人民日报》报载:“目前根据工业、交通、建筑、地质和劳动等18个部统计,到今年年底止,工人技术学校将达到232所,在校学生将达到13万人。其中包括近20种专业,一百几十种工种。”在人才培养方面,技工学校注重学生政治教育,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动手能力训练,旨在培养能够满足工业生产需求的优秀技工。 **(二)“厂校一体,以产定教”的办学体制** 在依托产业和厂矿企业办学的体制下,技工教育从融合层面上,形成了“厂校一体”的办学体制。企就是校,校就是企,实行一体化领导,校企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招生与企业用人计划相统一,培训与需求相衔接,按需定制培养,是这一时期的突出特点。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之初,产业部门和企业办学,占到技工学校总数的85%以上。如山东省最早的一批技工学校,济南第二机床厂技工学校(1953),铁道部四方机车车辆厂技工学校(1954年),淄博矿务局技工学校(1954年),济南汽车制造总厂技工学校(1956年),济南铁路局司机学校(1956年),等等,都是企业办学,实行校企一体的办学体制。企业党政领导兼任学校领导,企业技术人员兼任学校教师,企业车间参与学生生产性实习。这种体制在实现校企之间的紧密融合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同时,技工学校学生培养以产定教,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培养数量、方向和层次。技工学校在体制上是由劳动部业务指导,由产业主管部领导,由专业局(公司)或厂矿企业直接管理,按产业设置,根据生产规模,计划招生,定向培养,毕业生由产业部门颁发毕业证书,在行业或企业内安排工作。专业上,按生产需求设置,培养方式上,亦要适应生产实际,使其能够与生产紧密结合。政府办的学校,也需要由劳动部门根据各行业企业需求,下达招生计划,实行统包统配。技工学校既是一个教育单位,又是一个生产单位;既要执行生产计划,又要执行教学计划;既要协调生产安排,又要协调教学安排。这种体制虽然具有计划经济的特征,但按需培养,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对口就业、服务产业的人才培养路径,符合当时国情,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三)注重实践技能教学的培养方法** 1955年,第一次全国技工学校校长会议决议,确定技工学校“以生产实习教学为主”的方针,强调实习必须结合生产,在课程教学安排上,增加了生产实习课的比重,生产实习与文化基础课的比例为6∶4。《技工学校暂行办法草案》《技工学校标准章程》《关于提高技工学校教学质量的决议》等文件,都对于技工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法做了明确的规定,特别要求以生产实习教学为主,加强实习场所建设,把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上。 1955年,会议还指出“生产实习教学是技工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掌握生产技能的基础”。必须坚持“以生产实习教学为主的方针”“实习工场的设备应适合课堂教学的要求和现代的技术水平。每一工种的实习设备应尽可能保证一个班的学生能同时进行实习;每个学生实习时,应有独立的工作位置;同时,还要正确安排实习教师的工作位置,以便对学生进行集体指导,目前实习设备不足或过于陈旧的学校,建议主管部门逐步予以充实,并将旧的设备加以改装。学生的实习可以采用每日两班轮流的办法,以合理地运用实习设备。” 1956年《人民日报》社论强调“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党组织应该保证把学生实习工作做好。有关的主管部门应该把工人技术学校的生产实习任务列入国家计划之内。对于一部分到工厂实习的学生,工厂党组织和行政方面要给他们以各种便利的条件,尽量给以独立操作的机会,及时解决他们实习中的困难,保证完成教学计划。”同年,劳动部颁发的《关于试行工人技术学校标准章程草案》中明确,教学内容要以生产实习为主,占总教学时数的60%~70%。《技工学校暂行办法草案》规定的较为具体:“技工学校是培养理论与技术兼备的技工。其各类课程的一般比例应是:技术实习占百分之五十至六十,技术理论、政治、文化、体育等课程共占百分之四十至五十。各校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安排。”同时还规定“不属厂、矿直接领导的技工学校,应由其直属上级指定学校所在地区的一个具备适当条件的厂、矿企业与之固定联系,以便在教学和设备等方面,取得该厂、矿企业的指导与帮助”。同时要求建立校企共建师资队伍,“技术理论教师,应由相当于中等技术学校毕业以上程度的技术人员担任;技术实习教师,应选拔具有高小以上文化程度及有一般技术理论常识的优秀技工担任。” 由此可见,此时期各级主管部门在技工学校教学指导上,都强调生产实习,将其作为重中之重。技工学校普遍按照要求,注重加强生产实习场地、设备、师资等方面建设,保证实习教学的时间,形成实习教学体系,从而奠定了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基础,对技工学校教学模式和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特色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 **(四)“生产教学两结合,产品人才同兼顾”的培养特点**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历史上,历来提倡要有“生利”功能,即职业技术教育要能够创造财富,并将生产与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技工学校,也继承发展了这一传统。1958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提出,“一切中等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凡是可能的,一律试办工厂或者农场,进行生产,做到自给或半自给”,进一步推动了学校办企业,组织生产,将学习与生产相结合。1958年,劳动部总结推广了西安航空工业第一技工学校的经验,提出生产实习教学要结合生产产品进行,做到既出产品又出人才。摸索出“教学组织与生产组织统一,教学计划与生产计划统一,以及通过生产实习既完成教学任务,又完成生产任务等一套完整经验。”到20世纪50年代末,将近50%的技工学校通过生产实习,实现了自给自足。 此时期许多技工学校举办的生产企业,都能够制造和生产优质产品,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如西安第一航空技工学校生产制造的航螺平衡机,山东省劳动局技工学校生产制造的硬质合金车刀磨床,北京市劳动局技工学校生产制造的卧式铣床,济南第二机床产技工学校生产的移动式摇臂钻床,哈尔滨量具刃具厂技工学校生产的精密车床等产品,都属高端产品,有些还填补了国家或省的产品空白。在高端产品生产中,采取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方式,实现了高技术工人的培养。 当然,也有一些学校片面地强调生产,放松了文化、技术理论的教育,有的甚至停止了文化、技术理论的学习,单纯地突击生产。还有一些学校,为了完成生产任务,不注意学生操作技能的提高,使学生长期地从事单一工序的操作。这种情况,受到时任劳动部有关领导的批评,认为是教学工作中的教条主义。 劳动部在全国年度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政治、文化、技术“三结合”的原则,提倡一解剖(将产品进行解剖分析)、二排队(把产品零件、工序和实习课题统一排队)、三结合(把产品分别由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和生产辅助工相互结合生产)、四轮作(按照工作、机床、学生和班次注意定期轮换操作)的办法。鼓励逐步推行理论教师兼教生产实习课,生产实习教师兼教理论课的方法。对于引导学校提高培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总之,新中国成立初期技工教育应运而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同时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其办学模式和培养方法,符合当时的国情,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规律和特征,具有较高的价值,为我们今天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技术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注释: ①“3所”数据来源《当代中国的劳动力管理》第399页和《沧桑巨变:中国技工教育发展历程》第40页(表5),此数据不够确切。根据有关资料显示,要实际5所左右。 ②当时财政经济委员会指导财政部、贸易部、重工业部、燃料工业部、纺织工业部、食品工业部、轻工业部、铁道部、邮电部、交通部、农业部、林垦部、水利部、劳动部、人民银行和海关总署的工作。 文章来源自公众号: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想要了解更多行业干货和新闻资讯,搜索并关注公众号”中广汇智“

UDI资料免费获取

UDI实施报告及UDI政策汇编

免费获取

UDI实施指导
UDI政策汇编
UDI实施报告
专家咨询

如有疑问,欢迎致电:400-8700-997(工作时间 9 : 00 - 17 : 30)

×